OLED又稱“有機發光二極管(Organic Light-Emitting Diode)”,簡單來說這是一種能夠讓電視比起LCD或等離子更纖薄,同時又更高效環保的技術。LG曾展示僅有0.97mm厚的OLED麵板,可以說是一個極致。
OLED技術的工作原理簡單來說大致是這樣:一層碳基的有機薄膜被夾在兩個導體之間,使得電流可以通過,進而放出光。與此相對應的,LCD電視則需要一層背光才能實現亮度。OLED像素具有自發光能力,允許電視做得更薄。

目前OLED技術分為兩個係統,無源矩陣(PMOLED)和有源矩陣(AMOLED)。後者通過施加電壓來控製每一個像素,使得它很適合表現動態,因此成為OLED電視的首選。
目前比較重視OLED電視的有LG和三星,不過它們在技術使用上有不小的差別。兩者的不同之處主要在子像素結構上,三星采用的是傳統的紅綠藍(RGB)像素結構,而LG則偏好於WRGB四色像素技術,增加了第四種子像素“白”。白光通過濾色片產生紅、綠、藍三種子像素。LG稱這能讓圖像更加明亮。
OLED 電視好在哪? 與LCD技術和等離子技術相比,OLED技術能夠帶來更多好處。第一點我們上麵已經講過,那就是它能夠讓電視更加輕,更加薄。
不過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,OLED電視最大的好處就是圖像質量的提升。由於OLED像素能夠自發光,因此可視角度寬廣許多。即便是在很偏的角度上看,其色彩和飽和度都和正對著屏幕一樣。
因為OLED屏上的每一個像素都能夠獨立被關閉,使得它能夠帶來盡可能高的對比率,令黑暗更黑。從理論上說,OLED的圖像會更加明亮,響應時間將小於0.01毫秒,解決動態模糊的問題。
OLED有什麽問題? OLED電視美極了,但它這些年來無法普及是有原因的。首先是昂貴,電視成本很高,當然售價也很高。LG第一台55英寸OLED電視55EM970V剛發售時售價將近10萬元人民幣,55EA980W也要8萬元。三星的第一台OLED電視KE55S9(參數 圖片 文章)C,售價折合成人民幣也是將近7萬元。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,成本的減少是當然的。去年LG的55EC930V就僅售2萬元。
價格高居不下的另一大因素是OLED電視良品率低,每一台電視上到貨架都意味著更多的設備進了廢物堆。這個問題隨著技術發展是可以得到解決的。
OLED技術遇到的一大難題是藍色像素。OLED麵板用於發出藍光的材料要比紅光的和綠光的消耗更快,電視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色彩平衡勢必會受到影響。對此,三星采用的辦法是讓藍像素比起其他顏色大一倍。LG的WRGB方案據說可以規避這個問題,但具體會如何還得經過長期的觀察。
曲麵電視? 自OLED電視誕生的那一刻起,它就帶有了曲麵屬性。有關曲麵電視的爭議直到現在仍在繼續,我們先聽聽廠商們怎麽說。
大部分電視生產商都認為曲麵屏可以提升觀看體驗。三星認為曲麵“讓內容呈現的方式更具深度,帶來和現實生活類似的觀看體驗”,還能提供一種“沉浸式的全景效果”。LG則表示曲麵能夠“解決屏幕邊緣的視覺失真和細節損失問題”。
作為普通的觀眾,我們可以說:曲麵電視確實能夠帶來更具沉浸感的體驗,它們看上去也確實很棒,不過卻不能讓幾個人一起看得開心。畢竟你隻有坐在正中間才能得到最好的體驗,稍有偏差觀感衰減就非常嚴重。
2015年的OLED 電視 除了三星和LG之外,緊追著OLED不放的要數最喜歡新銳技術的國內廠商了。或許今明兩年,由海爾、TCL組成的OLED軍團將成為主力。
早在IFA 2014上,海爾就發布了一係列全新的電視產品,其中也包括55英寸的全高清OLED電視。TCL這邊則公開了原理相似的“量子點”技術,並且還要以此推出4K電視。TCL稱,量子點屏幕的成本較之僅是OLED屏的三分之一。
(责任编辑:隴南市)